历史
笔趣阁23 > 都市言情 >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> 第703章 理所当然

第703章 理所当然(2 / 2)

推荐阅读:

能让大家都有好处,这是“财神爷”特别受欢迎的一个优点。

再者就是张浩南跟安东省的科研单位也沟通过,虽然直接在安东省投资生产线很难,但是可以技术入股,然后在冰城一起合作半导体以及光电产业。

总投资规模还不好说,但通过“西兰县开发计划”,有个五千万到一个亿的起步资金,就能开始投产一批工业用半导体,不需要你多少多少纳米,重点是耐操。

“沙食系”的工业用零部件总量非常恐怖,之前其实考察过冀北省大城山市曹妃殿,不过因为各种地方、部门之间的老派势力,也就没有谈妥,暂时还是整合到了南郊区。

但又因为发电厂投在了河对岸的冀北省,因此冀北省的省府大院,也悄悄地打听过,能不能分流一部分先进生产线过来。

为了壮胆,冀北省还拉了津门市的几个重点企业,为的就是防止这事儿被京城内部截胡。

可不是什么阻挠,没有阻挠,京津冀的优质企业本身就是京城先拿,城市定位和未来规划就是这样。

一线工人地位高时,钢厂是不可能扔去冀北省的,但城市发展主题朝着“青山绿水”而去,那钢厂的产能就可以转移到冀北省。

这其中议论不出个什么对错来,只能说定位就是这样。

张浩南在东北的投资也是如此,中央有既定的规划计划,但在计划之外,如果当地省府大院能力强,又或者某些个人、企业能力强,计划之外再创辉煌也是可以的。

刚巧张老板本人就是“计划之外”,他人是计划外的,钱也是计划外的,组织关系也是计划外的,他想要在冰城投半导体,没人敢放屁。

庄雪岩知道张浩南有这想法,因为松江和建康的投资已经够了,再重复投资毫无意义。

但是,东北深厚的科研实力以及高端人才储备,要是不用起来……不赚就是亏。

黑水工大的本科生如果进汽车厂,到手的钱大概就是松江交大在本地的一半或者三分之一。

人才流动就是这么点事儿。

当然如果算上科研学术追求,那就更复杂了,去京城、松江、羊城当跳板的人更是多如过江之鲫,人才已经不是外流,是去而不返。

现在“紫金科技”“金桥电脑”“龙盾安保”这三家企业,对光电相关产品需求量极大,而三家企业的高管,也没有能力从全国范围内协调资源,所以最终还是要仰仗大老板张浩南。

两江工业大学掌教真人安独秀给张浩南牵线搭桥,再加上兵器工业集团的穿针引线,原本就融洽的学术圈关系,现在更密切一些。

“噢,来了。”

张直勤看到张浩南下车的时候,就笑着对庄雪岩道,“肯定是路上找美食去了,他就喜欢寻好吃的。”

此时张浩南换了一身行头,就是普普通通的运动服,倒是旁边的花蕊蕊,换了一身碎花连衣裙,款式跟赵飞燕的一模一样。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
最新小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