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

第 35 章(1 / 3)

推荐阅读:

听到这里,梁帝明白了,蔡荃怀疑背后主使是誉王,而他用这样惨烈的方式揭露私炮坊的隐秘,只是为了将当时的太子,现在的献王拉下马。

想到这里,梁帝只觉得眼前一阵一阵的发晕,如今朝中的局势是誉王和萧景琰分庭抗礼,他居中调节,誉王虽处下风,可他与萧景琰的差距并不大,梁帝只要稍微扶一扶就行,可这种事情一出,誉王算是彻底扶不起来了。

可要梁帝就这样将誉王踢出储君之列,梁帝也不大愿意,目前他的诸皇子中,只有这两个能看了,真把誉王踢开,让萧景琰上位吗?

萧景琰那个臭脾气,上位后肯定要为祁王翻案,那梁帝在史书上就只有骂名了,这事梁帝不乐意。可是不选萧景琰的话,梁帝还能选谁呢?

梁帝终究没有到完全弃江山余不顾之地,这点从梁帝推的土地政策就能看出。

何况萧景琰上位后,立谁为太子?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,目前萧景琰三子均为嫡出,立嫡立长,是立萧庭生呢?还是立萧缙生呢?

可无论立谁,他们都不会阻止萧景琰为祁王翻案,这也是梁帝为何之前会选献王为太子,至少献王上位不会翻旧账。

这时,梁帝无比感谢言皇后提出的过继一事了,但过继的话,祁王就不能是罪人,头疼。

不过,梁帝也没想扶誉王上位,别的先不说,誉王无子,妥妥的后继无人,梁帝是不会让江山旁落的。

还有就是,夏江隐隐倾向誉王的态势,这让梁帝心惊,如今连不涉党争,只忠于君上的悬镜司都想要站到誉王的身后,再不遏止誉王的话,会不会重演当年的赤焰一案?

梁帝思索了好一会儿,才从牙缝里挤出来三个字:“宣誉王。”

高湛听着梁帝那让人生寒的话,心中暗道:‘誉王怕是要不行了,自己到底要不要投靠靖王呢?不行,再看一看,再看一看。’

誉王进宫前还在想,近日梁帝心情不错,传自己入宫应该是欣赏书画吧。

可等誉王入宫一看,发现殿内站着沈追和蔡荃,就发现事情不对了,这两人怎么在这里,今日才初七,还未开朝,到底是什么事情引的两位尚书入宫?

想到这里,誉王肃了肃神情,行礼道:“儿臣参见父皇,不知父皇见召,有何吩咐?”

回答他的是迎面掷来的一本折子,伴随着梁帝一句:“自己看,这是什么东西!”

誉王快速捡起折子看了起来,看完后,他尽量冷静道:“父皇,儿臣冤枉,这事从头到尾,儿臣什么都不知道啊。”

沈追和蔡荃忍不住对视了一眼,蔡荃出声道:“誉王殿下,这些证词是微臣呈送陛下御览的,内容皆是指向朱樾,尚未涉及到殿下,不知殿下为何喊冤哪?”

誉王的脑子转的很快,立即就想到了借口。

“父皇,这些证词虽然不是指证儿臣的,可众所周知,朱樾乃是儿臣的内弟,指认他,自然是冲着儿臣来的,父皇圣明,自然早就知道……”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
最新小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