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

相互认识(1 / 4)

推荐阅读:

温琳送完温秉文后,来到五转巷,打开店铺门,打水把架子全部擦了一遍,顺便理了下货品;把米袋、豆袋整理整齐,把布袋口打得更开了点;沈阿婆的背篓,想想要放在醒目的地方,就把背篓挪到柜台旁,让来往的人一眼就看得到;又粘湿墩布,把店铺里里外外都拖了一遍。

时辰还早,路上还没有多少人。温琳拿了个小凳子,坐在柜台旁的台阶上,支着头看着雨。渐渐地,雨停了,旁边布店的夫妻二人来得早,温琳甜甜地喊了声李哥李嫂,李嫂一边和温琳搭着话,一边和李哥卸木板。卸完后,夫妻俩就进门收拾整理,准备开门迎客。

巳时多,天空放晴,街上行人渐渐多了起来。街对面富贵人家的奴仆开始出来采买,有些爱美的小娘子结伴来布店扯布料,温琳看准时机,向小娘子和妇人推销,卖出去不少木簪和绢花。

趁着人少的空档,温琳把藏青色的棉布绷好,拿着绣绷去布店请李嫂帮忙画一个花样,准备给温秉文绣一个钱袋。两位娘子正在商量,在青竹旁再加个什么花样来点缀,突然听李大哥说:“霍衙差带着人过来了。”

温琳转身一看,便看见霍衙差带着四个人过来了,其中就有祁明。祁明身着衙门统一的衙差服装,腰间挂着一把大刀,手里捧着一摞账本。

*

祁明和余涛吃完馄饨后,冒着小雨到了益城县衙,递了拜帖,在县衙门口等了好一会儿才有人领着他们进去拜见知县。益城的詹知县年逾四十岁,是益城刚平定下来时,朝廷派来善后的。

此时,章知县升完堂在大堂旁边的耳房里休息,听闻有人求见,接过拜帖一看,便招人进来。

“草民拜见知县大人。”

两道整齐划一的声音响起。

“免礼。”

“谢大人。”

章知县看到两位年轻人不过十八九岁的样子,行完礼后规规矩矩站在下首,眼睛也不乱看,顿时有了好感,便问起了一些问题。

“你们姓甚名谁?贯籍何方?家中还有何人?”

“回大人,小人名余涛,锦宁州来和县人,家中只余小人。”

“回大人,小人名祁明,锦宁州来和县人。”

“锦宁州人?为何来这偏远地区?”

要知道,锦宁州可是当今皇上起兵之地,随便一个县可是比这益城繁华多了。

“回大人,小人与祁明得蒙圣恩,本是县学同窗,偶有一日,见一纨绔调戏小娘子,便出手相助,事后被纨绔惦记,家产烧没,身无分文。小娘子家过意不去,特让我二人来此投奔知县大人,以求安身糊口。”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
最新小说: